Thread Rating:
  • 0 Vote(s) - 0 Average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創科局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Bureau ITB
#3
【本土IT人】二千萬研發港產Google Glass 創辦人:不缺人才缺支援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realtime/s...2/55761382

智能眼鏡Google都已經半放棄,Google Glass撒出消費者市場,科技巨頭寧願開發VR虛擬實境不玩AR擴增實境,偏偏就有本土公司唔信邪,花了約2,000萬資金、3年時間研發港產智能眼鏡Mad Gaze。產品剛於9月出貨,創辦人鄭文輝(Jordan)指當初預期AR和智能眼鏡普及仍然需時,但目前成績令他喜出望外,至今已賣出4萬多隻,研發資金亦已回本。他認為本地IT界向來不乏人才,整個Mad Gaze研發團隊皆是香港人,只是本地初創環境缺乏支援,甚至Mad Gaze經過多次本地媒體報道後,政府和本地投資者也沒多大興趣,只有外地投資者接洽。他鼓勵初創人士需要份外努力拓展人脈,亦希望政府能積極提供更多實質的支援。

Jordan 4年前成立「MadMad」app開發公司,很早已看好AR擴增實境技術的前景,即是《Pokemon Go》中你能看到虛擬小精靈和現實街景融合的技術,本來想開發AR軟件,但3年前試玩了Google Glass後卻發現不對勁。「好快沒電、冇app用、鏡頭不能調校、一定要用它的眼鏡,有好多好多問題」和團隊研究過後,覺得有能力做出更好的智能眼鏡就拍板挑戰硬件研發。Jordan坦言當初看開智能眼鏡,不少身邊人看淡,覺得Google都搞唔掂,你何德何能?「Tesla之前都冇人睇好電能車,AR一樣,唔係唔work,而係睇做得好唔好。」
經三年研究,兩款Mad Gaze智能眼鏡ARES和X5已可在網上訂購,有自家應用程式商店可安裝apps,可裝在眼鏡或頭帶之上,用眼鏡看書來翻譯或廣東話語音導航都做到,的確比Google Glass用途更多。不過研發過程並不輕鬆,試過差點不夠資金出糧。「研究和生產所需資金比想像中多,初期我和股東用了約1,200萬,但中途已用盡。」融資在科技startup領域屬家常便飯,但智能眼鏡畢竟是新產品,投資者對此也顯得謹慎,Jordan走訪了過百間投資機構,最後才找到2位國內投資者融資,完成Mad Gaze的研發。
近來有報告指香港創新能力較弱,Jordan也分享了一點看法。他覺得香港不缺乏有關方面的人才,但缺乏支援。政府的資助目前主要是提供免租辦公室,而常提及的創新及科技基金的申請則過於困難,Jordan認為對初創幫助不大。除了投放更多的資金支援,他認為政府可擔當初創公司和投資者的溝通橋樑,這方面Jordan也認為政府有很大的改善空間,例如至今未有有關方面仍未接觸過他的團隊。至於初創心得,他認為初創公司在組織團隊時應要顧及各方面的人才,除了科研人員,也要有市場推廣、CEO等等不同職位,投資者除了看科研技術,也着重公司行政,例如財政數字必須清楚。另外,本地投資公司偏向保守,新公司有實績前較難獲支援,宜多放眼海外。Jordan指出主攻本地服務的apps較難受投資者賞識,舉例說一個「的士app」,在外地推行如缺乏當地子公司和在地推廣極難成功,但假如是智能眼鏡這類硬件的話,雖然開發成本高昂,但在外地銷售只需找到當地代理,香港公司可專心作網上市場推廣,這也是Mad Gaze能成功找到投資者融資的原因之一。
Reply


Messages In This Thread
[No subject] - by 萬寶路 - 10-03-2016, 05:41 PM
[No subject] - by 萬寶路 - 10-12-2016, 01:00 AM
[No subject] - by 白玫瑰 - 12-05-2019, 01:13 PM
[No subject] - by 無名氏叔叔 - 07-01-2020, 09:50 AM
[No subject] - by Dr.Fat - 08-09-2022, 05:22 AM
[No subject] - by QEpark - 10-23-2022, 09:59 PM
[No subject] - by hippies - 02-25-2023, 10:48 AM
[No subject] - by 羅覺愛新 - 03-04-2023, 06:19 PM
[No subject] - by IamHK - 03-16-2023, 01:40 AM
[No subject] - by 大咸濕 - 07-13-2023, 12:08 PM

Forum Jump:


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: 1 Guest(s)